Warning: realpath(): open_basedir restriction in effect. File(/volume1/web_packages) is not within the allowed path(s): (/var/services/web_packages/wordpress:/tmp:/var/services/tmp) in /volume1/web_packages/wordpress/wp-content/plugins/wp-google-maps/legacy-core.php on line 395 H&H私房選 – Page 2 – H2C2

法鼓山中級1禪訓班心得分享

從 2010年起,我開始到法鼓山參加禪修活動,接下來維持每年打一次禪二的頻率,禪期都覺得很有收穫,但回家幾乎沒有靜坐過。2014年夏天生了一場病,因為免疫系統失控導致右眼短暫失明。生病住院期間,堂弟來看我,他看起來整個人神清氣爽脫胎換骨,我好奇地問他發生了什麼事情嗎?堂弟告訴我,他開始靜坐兩個月了,身心都有所轉變。因為這樣的機緣,出院之後我開始每天在家靜坐,右眼視力也很快恢復,恢復的程度讓我在台大醫院的主治醫師連呼奇蹟,我在想,這跟我開始靜坐有很大的關連,靜坐能活化副交感神經,放鬆身心,對因為情緒壓力過大導致的免疫系統的疾病很有幫助。

 

平常工作、帶小孩,每天至多靜坐半小時,因此我報名今年法鼓山天南寺的中級1禪訓班,單純希望能夠在兩天兩夜的禪期專心靜坐。原先以為這跟禪二一樣,做了兩天兩夜禁語的準備,到場才發現,有大量的法師講解跟團體分享,要說很多話。當然還是有禪坐,但時間跟頻率都比禪二少一點。一開始有點錯愕,後來發現是一場美麗的錯誤,我原本以為關於禪修與靜坐自己欠缺的只是日常的修習,沒有想到在這次活動中,從法師講解與團體分享中認識到很多自己的盲點,我想我原本有點太驕傲了。

 

因為學員都有初級禪訓班加上禪一或禪二的經驗,對靜坐有一定程度的認識,這次的課程中,引領的常乘法師對靜坐的方法有比較深入的說明,也開放很多時間讓學員提問跟討論。譬如說,很多學員用數息的方法容易有妄念,沒辦法靜下心,法師教授了「體驗身體的感覺」的方法,專心體驗身體各個部位的感覺,不管數息,一樣也是靜坐的方法,很多學員很有共鳴。我自己特別有收穫的,則是法師解說了數息時呼氣數數的時點,我原本的習慣是吐氣的同時數數,法師說明這樣很容易會太趕,應該是觀察到開始吐氣後(吐完氣前)立刻接著數數,並清楚示範,如此一來,實際靜坐時果然從容、安穩很多。另一個我原本沒有意料的問題是我在觀呼吸時,注意力除了鼻尖吸吐的感受,也同時會注意氣從鼻孔到肚子來回的一整個路徑,法師建議把注意力停留在鼻尖,不然可能會引導氣反而產生危險,而法鼓山教授的靜坐方式以安全為第一。法師也清楚講解靜坐後調心的五種層次、呼吸的自然變化,如鼻息、腹息、龜息等,像一本清楚的地圖,讓我們一窺靜坐將帶領身心逐漸前往的新境界。

 

靜坐之外,法師也傳授了八個坐姿動禪,其中很多個肩頸的運動,對平日久坐大量使用電腦的上班族非常受用,對我來說,比初級禪訓班教導的立姿八式動禪更有放鬆身體的效果https://www.ddm.org.tw/news.aspx?siteid=&ver=&usid=&mnuid=1290&modid=13&mode

 

禪修要落實在行住坐臥,課程也提供一本小手冊,希望學員回家可以自我紀錄21天飲食、睡眠、調身調息調心的狀況,繼續精進。我開始每天運動、靜坐以後,常有人稱讚我「很有毅力」,我自己的經驗是,無論是運動或是靜坐,只要持續幾個禮拜以後就不再需要「毅力」了,因為身體會開始明確感受到它們帶來的好處,反而不做會覺得不舒服,所以,只要一開始努力「撐」幾個禮拜就好了。我相信行住坐臥的修行也是這樣,就從這個小手冊的紀錄開始吧!

 

非常感謝法鼓山安排這次的課程,謝謝常乘法師的引領指導,還有義工師兄師姐的護持,真心跟大家推薦。

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

這篇文章是法鼓山中級1禪訓班的心得分享,是我拿了一本聖嚴師父的書當獎勵,承諾常乘法師要寫的文章。楊定一的靜坐一書對靜坐帶來的身心轉換跟科學依據有很多著墨,但靜坐畢竟是一門實作的功夫,法鼓山的禪修課程有更詳盡的解說,這個課程是稍微進階一點的禪修課,關於法鼓山的禪修入門課程,我在2010年曾寫另一篇文章介紹:http://hhc.myds.me/blog/#param=id_67,在這裡跟大家一起分享。

【電影筆記】A Separation

一直到最近才有機會看這部2012的伊朗電影,很有感觸,忍不住想寫一些感想。 

 

這部電影說的是小人物的故事,劇情結構很複雜,多個角色的故事同步進行,但是編排自然順暢,每條故事線都清晰生動且峰迴路轉,導演與編劇(同一個人:Asghar Farhadi)讓觀影者目睹一個個意外/悲劇的發生,讓我們清楚看見每個角色的軟弱,努力,掙扎,與不得已……雖然是部橫掃各大影展的電影,但很容易就在每個角色間找到認同與與無奈,並不是艱澀難懂的藝術電影。

 

故事主軸是妻子Simin為了十一歲女兒Termeh的未來希望全家出國定居,而丈夫Nader認為應該留在伊朗照顧Nader罹患阿茲海默症的老父。兩方爭執不下,怕花費長久心力取得的簽證將在四十天後到期失效,Simin向法院訴請離婚,希望可以帶著女兒出國。Nader同意離婚,但拒絕妻子帶走女兒。法官指示夫妻雙方自行協調,夾在雙親間的女兒Termeh左右為難,但選擇暫時跟父親留在家裡。Simin憤而回娘家,離家前透過關係找到朋友的弟媳Razieh來幫傭照顧老父協助家務。Razieh是虔誠的回教婦女,帶著幼女前來,到場才知悉Simin將離家,礙於宗教規條,不應單獨在陌生男子家中, Razieh幾度猶豫不該從事這份工作。但丈夫Hojjat失業多年,欠下大筆債務,亟需用錢,猶豫中Razieh請求Nader把這份幫傭的工作機會給丈夫Hojjat,但在Hojjat被債主囚禁的這幾日仍由Razieh自己暫代。怕多疑暴躁的Hojjat發怒,Razieh懇請Nader不要告訴Hojjat其單獨在陌生男子家中幫傭的情事。事發突然,為免老父無人照料,Nader無奈中只好答應……

 

這部電影觸及很多議題,我想談談婚姻這個部分。

 

電影裡有兩對夫妻,讓我最有感觸的是Nader與Simin,我看了兩次,兩次都夜不成眠,劇情在夢中反覆上演。我彷彿看見我自己。

 

先說Simin,是個很美的女人,電影中用了很多鋪陳說明她是個很西化的人,包括穿著打扮,家中的擺設,家電器具,語言的使用(稱三樓為二樓,因為一樓是ground floor不是1st floor)等,更不用說她強烈表達想要帶女兒出國過「更好的」生活的意願。但她同時也是個「好媳婦」與「好媽媽」。即便決定搬回娘家,離家前夕,Simin仍然軟語安慰Nader的父親很快就會回來。Nader老父緊握Simin的手不願放開,以及之後尿失禁時口中一直念著Simin名字等橋段,也可以看出Nader老父對Simin的強烈依賴以及Simin平日對父親的悉心照料。Simin對女兒濃烈的關愛更是毫不保留,Nader與Termeh都很清楚,只要Termeh不跟著離開,Simin絕不可能自己出國定居。

 

Nader對Simin的指責,是面臨困境,她永遠選擇逃避或投降,無法正面面對。我想Nader說的一部分是真的,Simin亟欲出國,不單純是為了女兒Termeh的未來,還有很大一部分是逃避,逃避照料阿茲海默症老父的龐大身心壓力,但作為一個好媳婦(根據我淺薄的理解,回教世界對媳婦的要求與傳統華人社會有點像),後者她無法說出口。

 

再來談Nader。一起看電影的表弟脫口而出「他是聖人吧!」確實有點像,Nader是謙謙君子,面對突然離家的妻子沒有任何言語批評(這在回教世界應該很難得),只是默默地承受,對於與Razieh以及Hojjat間的諸多衝突,也多半能站在對方的角度設想,照顧老父與幼女更是不遺餘力。看到一半,表弟對我說:「他跟妳好像喔」,我第一個反應是笑他鬼扯,但看到後面一幕,Nader已經被控謀殺官司纏身,與老婆紛爭未解,老父乏人照料,心力交瘁之際,仍然細心陪伴女兒複習功課(!)這一幕讓我很震撼,因為我完全可以想像我在他的情況下仍然陪伴女兒做功課的場景,而且過程中幾乎看不出個人情緒(後來才發現,過度壓抑是我生病的主因,不過這個問題以後再談)。

 

Nader這個角色是讓我夜不成眠的原因,因為撇開「聖人」的外表,他犯的錯,我幾乎無一倖免。在謙和的外衣下,Nader有著高傲的靈魂。我認為,他的驕傲不是來自於他良好的社會地位,工作,婚姻,小孩,這些外在的條件(雖然確實都很好),而是他是一個「負責任的好人」。這種內在認同的驕傲比外在條件的驕傲更恐怖,因為看似「應當」,更可能不被(自己與他人)察覺,以致於根深蒂固無可救藥。因此,他在衝突中對Simin脫口而出,「妳只會逃避現實」,依據Nader對自己與妻子的期許,「照顧年邁重病父親」是理所當然的責任。但他太高估自己了,Simin離家一週,整個家一片混亂,陷入危機,而他甚至連茶包放在哪裡都不知道。之前是Simin默默地承受絕大部分的責任,而他視為理所當然。Nader認為自己是對的,因此不屑求Simin留下來,即使一度答應Termeh會開口挽留,仍然說不出口。這才是最傷Simin心的地方。夫妻十四年(看來之前應該感情不錯),Simin以離開當藉口威脅,而Nader居然一聲不吭,夫妻情份彷彿不存在。只是因為他很驕傲。

 

後來與Hojjat與Razieh的衝突也是,Nader堅持不和解,因為他不相信他自己犯了罪(驕傲地不容指責)。面對Hojjat與Razieh諸多不理性的指控與挑釁,Nader看似理性冷靜,實則流露出濃厚的優越感,這使 Hojjat難以忍受,屢屢失控。Nader的優越感,不是Hojjat以為的社會條件的顯著差距(當然這也是事實),而是心理層面的「我是一個冷靜理性負責任的人」,不像你,只會咆嘯。但這並不比有錢人瞧不起窮人更不傷人。 

 

作為一個「正直的人」,Nader對於是非對錯非常執著,譬如他堅持自助加油時加油站不應該收服務費,要女兒下車把錢要回來;譬如說女兒說錯誤的單字是老師教的, Nader堅持錯就是錯,就算是老師教的也一樣。諷刺的是,Nader在官司過程中因故說謊,被Simin和Termeh分別拆穿,在關鍵時刻,是他一直視為弱者的妻女分別默默出手挽救。

 

看完電影那天的晚上,我跟昕顥道歉。跟我這樣一個「自以為正義」的人相處,常常有苦難言吧。偏偏我跟Nader一樣,總是高估自己的能力,事實上非常需要伴侶的幫助。若不是昕顥的包容,我們應該會有更多爭執,也許沒辦法走到今天。我對Nader與Simin明明情愛甚篤,卻走到分居/離婚那一步,也有很多感慨。Simin其實準備要回家了,行李都打包好在車上被Termeh看到,卻在爭執中再次離家,因為Nader始終強硬,沒有絲毫挽留。這兩個人,只要任一個人不那麼顧及面子,願意先低頭,就不會分開了。夫妻一場,比不上面子重要嗎?

 

接下來看Hojjat與Razieh這對夫妻。這兩個角色是傳統回教世界以夫為天夫妻關係的縮影。Hojjat原本是個工人,多年前失業,與雇主就解雇的合法性纏訟多年失敗告終。四處借貸過日,經常被債主找麻煩,罹患燥鬱症,需要服用大量藥物控制情緒。他屢屢指控Nader等人「以為只有你們才是人嗎?不要忘了,我們也是人!」,流露強烈的自卑與不滿。Razieh是個虔誠的回教婦女,因經濟困窘亟需賺錢貼補家用,但找工作的過程仍然顧忌著宗教規條與丈夫的情緒,左右為難。後來發生的諸多紛爭也可以看出來,即便身上扛著工作,家務,照顧幼兒等繁重的責任,筋疲力竭,Razieh心上最沈重的那塊大石還是Hojjat的情緒。宗教信仰一方面是她的心靈依歸,其嚴苛的規條也是她無所遁逃的負荷。

 

跟很多老一輩的夫妻關係很像,丈夫無業在家,失志自卑,傷己傷人。「能幹的」太太肩挑經濟與家務重責,但逃不開婚姻枷鎖,悲傷過一生。看了也令人不勝唏噓。

 

前一陣子跟一個好友(是個新好男人)閒聊,他說,要組個社團重振男性雄風(!),因為現在的社會形態對男人太不友善了。無論是辦公室的大部分工作,家務,或是帶小孩,天縱英才者除外,男人都很難比女人做得好,因此,男人往往沒有成就感,而包攬一切工作與家務的女人則總是很疲倦。他的說法讓我有恍然大悟之感,確實是這樣!男人需要尊嚴與成就感,女人需要體貼與情感上的依賴,大部分的「工作」讓女人做的結果,男人失去尊嚴,女人找不到依賴。於是,男人與女人都充滿埋怨,這一點倒是很一致(XD)。

 

話題扯遠了,但回去看Hojjat與Razieh的婚姻關係,如果Hojjat不是那麼在乎「男性的尊嚴」,也許失業不會帶給他這麼大的打擊,而Razieh也不會這麼壓抑,在很多個關鍵時刻為了怕Hojjat生氣而作了錯誤的決定,甚至如果Hojjat能夠幫忙分攤多一點責任,Razieh也許就不會這麼疲倦,最後陰錯陽差鑄成大錯。如果男尊女卑的社會不是這麼根深蒂固,也許世上會少很多悲劇,少很多怨偶。

 

以上雜感,與其說是影評,不如說是我在這部電影裡看見的婚姻問題以及自我反省,聊以為記。

資本

前幾天才在想有關『資本』在現今的概念,正確一點描述是『科技對勞動報酬不均的影響』,今天就看到這篇文章。

人,生來就不是平等的

或是原文

All men are created unequal

首先,這標題下的不太好(關我屁事)。其次,翻譯的也有一點太超過,譬如 “capital” 直接翻譯成『資本論』,就會讓人聯想到另外一本很有影響力,也很特別的書,我們還是中性一點,就說是資本就可以了。我建議大家還是看原文,因為很多論點中文並沒有全部(或是正確)翻譯。

作者的立論當然也有一些問題,例如 “wealth”跟 “capital” 在經濟學中,應該不會完全是一樣的概念,但是我們先把討論限縮在『報酬』這方面,兩者間的差異對一般人來說就比較沒那麼重要,對後面討論的理解也(應該)不會造成太多影響。

我原來的想法是比較微觀的,『科技的進步會讓勞動報酬更加不均』。主要原因是科技做為提升生產力的因素,對那些很有能力的人來說,可以大幅提升他們的生產力。極端一點來說,科技讓很多中間的管理階層消失,而這些報酬很有可能不會流向基層的員工,而是流向高階的管理層。所以所得分配為之惡化。

上面那篇文章的作者的觀點則是比較宏觀的,短文中的一個論點是(我沒看過原著,而且我不會法文,英文版準備中),經濟成長越小,則不均衡度越大。而且資本的報酬率會高於全經濟的成長率。這乍聽之下不合理,但細想卻是明顯的有可能,就是資本搶奪了大部分的經濟成長果實,使得收入差距提高,所得分配惡化。

兩個不同的說法,卻能導出一樣的結論,不知道大家有怎樣的想法?歡迎一起交流。

[embedyt] http://www.youtube.com/watch?v=ksTfUFDDY2Y[/embedyt]

吃自己種的米

這是野蔓園的活動,叫作「吃自己種的米,為自然保留一塊地」,野蔓園採用樸門農法(Permaculture),不用農藥跟肥料,而且相信種子對土地有自己的記憶,保留每年收成的一部分種子,自己育苗,在陽明山種稻。

 

當天我們的主要工作是插秧跟撿福壽螺。因為是用台灣原生的在來米加上自己育的苗,適應力很強,我們這些門外漢插的秧,可能醜了些,但理論上都是會長大的。樸門農法講求與自然和平共處,撿來的福壽螺放在田邊,不用藥,但利用福壽螺的生物特性輔以水位控制,盡量讓福壽螺不吃稻改吃草,非常聰明。小寶略略聽懂要幫忙撿福壽螺,不然稻子就會被吃光光這一回事,可認真了,眼尖的她撿了一大桶,要吃午飯了還捨不得離開,拜託媽媽讓她繼續撿,真是辛勤的小農夫。因為農具臨時壞了,也得用腳踩鬆土,大人小孩奮力踩著泥巴踩著水,滿身滿臉都是泥,也都玩得開心,笑開了臉。有一個兩歲的小女孩,半身在泥水裡,就像是田間一株可愛的小盆栽。擔心小兔把泥巴直接送進嘴裡,這回都是阿公抱在手上,希望下次他也可以下田一起玩。預計七月時要再來收割,帶自己種的米回去吃,期間也可以隨時上山看看我們種的稻米現在長什麼樣。(因為大部分時候手都沾滿泥土,照片很少。)

 

 

午餐也在野蔓園,食材全部來自園裡的有機作物,用火箭爐生火炊食,很自然也很美味。自己動手來,小寶也幫忙了摘樹豆,剝樹豆的活。除了正餐,小寶也吃了園裡的番茄、草莓、桑椹、水蜜桃、芭樂,全都是摘下來洗一洗就直接吃。蝴蝶、蜜蜂到處飛,小寶也第一次見到毛毛蟲的蛹。

 

 

下午半嶺水道導覽,小妮子自己走完不算短的山路,路上摘了酢漿草,吹了蒲公英,也赤腳踩水摸蛤,還因為阿媽摸到最大的蛤,贏得一份路過牧場的羊奶冰淇淋。

 

 

這回加上阿公阿媽,一家六口來參加,小兔一直黏在阿公身上,小寶則常常不見蹤影,自己去找狗狗大黃或是跟新認識的大小朋友玩耍。在那裏,大家的互動很自然,孩子們也都天真可愛。我還遇見二十年不見的國中同學,她一點也沒變,我們一看見對方就直接相認了,連一絲猶豫都不用。

 

離開前問小寶下次還要不要來,小寶沒有馬上回答,先是深深吸一口氣,才用全身的力氣向滿山田野大喊「還要」!

【電影筆記】Life of Pi

我想要試著寫Pi這部電影。

第一個故事很美,很好聽。裡面有少年對宗教的探索與反思、對動物的熱情與悲憫、遭逢巨變、面臨絕境的勇氣與智慧,還有溫暖的親情、甜美短暫的戀情以及人虎間的患難之情,而且拍得如夢似幻,間或交雜著無可奈何下的幽默或充滿智慧的對白,看得我又哭又笑的。

這已經是一部精彩萬分的好電影了,不是嗎?

直到最後的幾分鐘,少年口述的第二個故事。這是什麼意思?為什麼天外飛來這一筆?少年痛苦的神情不似作戲。我不喜歡這個版本,我不想去想它,我想要跟隨上帝。

可是隱隱覺得哪裡不對,看完電影那幾天生活異常忙碌,可是腦子裡都是少年的故事與畫面,澎湃洶湧的。漂在海上的香蕉、平靜無波的大海、漂浮的島嶼、夜晚會吞噬動物的湖水、森林裡的蓮花與狐獴、執意帶著老虎一起離開島嶼的少年……那些唯美但不合理的畫面不斷跳出來。心裡的聲音越來越大,第一個故事不像是表面所說的。

直到在Google搜尋Richard Parker這個名字,跳出Wiki裡Richard Parker與諸多海難食人事故的牽扯,我才忍不住深深地嘆了一口氣。這已經不只是隱喻了,第二個故事似乎是真的。

然後我開始細細回想,也看了其他人的影評。

老虎是少年自己的獸性。神父告訴少年「you must be thirsty」,Thirsty是老虎原本的名字,誤植而為Richard Parker,這個別有含意的名字,而少年賦與自己的新名字π,則是圓周率,一個無法窮盡的數字。電影裡有很多的隱喻以及對照。

如果第二個故事才是真的,為什麼要告訴我們第一個故事?

少年感謝心裡的獸救了他。他說,是獸的陪伴使他警醒,使他保持求生意志。還有一些他沒有說出口。

少年也希望第一個故事才是真的,他透過第一個故事說服自己,食人的不真的是他,只是在極度飢餓下存在他軀體的野獸。少年一直在掙扎,為了求生而掙扎,也為了與心裡的獸共處而掙扎。長達227天的奮鬥求生,是心裡的獸解救了他,然而,他無法承認那個黑暗的會吃人的自己。

電影花了很多的篇幅談論宗教,媽媽紀要作家去找成年的Pi去聽一個「會讓你相信神」的故事。少年幼時虔敬諸神,同時信仰印度教、回教與基督教,父親告訴他,不要盲目接受宗教,全部都信也就是全部不信;宗教是黑暗的,不要被迷惑,要用自己的理性去判斷。那麼,在少年最困頓失據徬徨無依的時候,神在哪裡?

第一次的暴風雨,不知世事的少年以為是上帝的玩笑,戲謔地要風雨之神再來更多、更多;與老虎共處不多時,少年即向神臣服,願作為祂的容器,接受祂的安排;茹素的少年在第一次殺魚時痛哭流淚,卻同時為濕婆神賜與他/老虎救命的糧食衷心感謝;登上島嶼前,他著迷臣服於雷電交加光彩炫目彷彿神蹟的第二次暴風雨,心裡的老虎卻深深的懼怕,甚至瀕死,少年於是憤怒絕望,向神怒喊,他已失去所有,為何要這樣對待他;以為自己與老虎終於要死了,少年平靜接受,願與家人團聚並祝福老虎與神同在;登島後的食物拯救了少年與老虎,卻發現湖水在暗夜變成吞噬動物的酸液與蓮花裡殘餘的一顆人齒,於是決定告別,並在離開時看見島嶼原來是毗隰奴神的臥像。

少年不斷詢問,神沒有回答,只是觀看,並指引他生路。

失事貨輪的名字是Tzimtzum,這個字在卡巴拉教用於指稱無限的神為了創造有限的世界,將自己壓縮的過程。我不瞭解其中寓意,但成年的Pi在大學教授卡巴拉,依舊茹素,他仍然相信神。成年的Pi告訴作家,每個宗教都有很多疑惑,是疑惑讓信仰有了生命。他也感謝父親,是父親教導的理性思考使他存活。能夠向作家陳述這兩個故事,成年的Pi已經向自己和解,取得內心的平靜。

除了人與神,這部電影還有一個主角是獸。少年告訴父親,他看見獸眼裡的靈魂,父親說,那只是他心中對自己的投射。少年在船上用智計馴服獸,也衷心相信這樣的陪伴是雙向的交流,所以分別時獸沒有回頭,傷了他的心。真實的獸或心裡的獸,跟人的關係究竟是什麼呢?或者,究竟有無分別呢?

這部電影的迷人之處,在於說故事的人並不打算告訴我們任何答案,他讓我們自己去思考,去決定,去相信(或不相信)。包括兩種故事的選擇,包括兩種故事是否、如何相互對照,包括如何面對神、獸,與人間的種種試煉。

成年的Pi說,「現在是你自己的故事了。」

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

這是我第一次寫影評,因為想要好好回答一對好朋友為什麼我喜歡這部電影的問題,一邊寫,一邊整理自己的思緒。我沒有看過小說,只看了一次電影,我想,每一次重看我可能都會有不太一樣的答案。

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

第二次看,仍然情緒激動無法成眠。睡不著覺,寫寫字也好,我增加了一些內容。